剎車片是汽車上較重要的安全的部件之一,起著決定制動效果和保證行車安全的作用。由于剎車片的配方和工藝不同,因此會影響其價格。
真的是越貴的剎車片越好嗎?聽聽小編慢慢說吧。
剎車片分類:
剎車片一般由鋼背、粘合隔熱層和摩擦塊組成,摩擦塊是制動時被擠壓到制動盤或制動鼓上而產生摩擦,從而使車輛減速制動。
剎車片可根據配方的不同分為:半金屬剎車片,石棉剎車片,低金屬剎車片,非金屬NAO剎車片,NAO陶瓷剎車片等。
.已基本淘汰石棉配方的剎車片。
.各種配方對性能的側重不同。
.良好的配方是保證剎車片良好性能的保證。
各配方性能側重點不同,適用于不同車型。
普通采用金屬配方的大車和歐美大車系的SUV,其設計取向偏向于性能,剎車片摩擦系數高,摩擦系數大,高溫下磨損率高。耐溫、耐磨、高車速、制動效果更好,大型車和歐美車更適合采用大型車和歐美車。
假如這些車型使用了價格較高的陶瓷配方剎車片,效果可能不會很理想。
但日系車原廠片以陶瓷配方為主,偏重舒適性取向。由于車體較輕,陶瓷配方質地相對較軟,靜音,落灰較少,相應的制動盤磨損程度相對較小。
如果使用的是不適合自己使用的金屬配方剎車片,太大的推力就有可能導致汽車翻倒。
怎樣選擇剎車片?
“買對不買貴”
不同配方的剎車片優缺點各不相同,其中有幾項重要指標。
首先是摩擦力系數,大致可分為四類。
HH(0.55~0.65),GG(0.45~0.55),FF(0.35~0.45),EE(0.25~0.35)。
隨著摩擦系數的增大,摩擦力增大,剎車性能自然增強。
普通家用汽車使用FF級,而改進型汽車使用GG級時,HH級會更多地用于賽車。
普通家用車,基本能承受剎車片系數0.45左右,不會對剎車盤造成太大損傷,每輛車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。
摩擦力大,腳感更直接,但是盲目選擇摩擦力大的剎車片,有時會產生反作用,特別是在使用原廠剎車盤的時候。
剎車片摩擦系數過高,會造成“吃盤”現象,即原廠制動盤不能承受,會產生大量額外磨損,夸張地說,還會抱死剎車,同時溫度也會上升得更快,原廠剎車油不一定有效。
另外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剎車片的工作溫度,摩擦系數越高,就越容易在賽道上使用,工作溫度通常會越高。
比方說工作溫度大概在-25~420度之間的是原廠的剎車片,至少要50度才能開始正常工作的是競技級的,且較高溫度可達700~800度,抗熱衰減能力也會提高。
換言之,如果只是日常使用,更換一套競技用的剎車片,在溫度還沒有上升之前,剎車力就會很弱。假設住在北方要多注意,到冬天盡量換一套工作溫度稍微低一點的剎車,反而更安全。